稳定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区别

CG区块链 知识百科 2025-07-07 11:17:51 0

你手机里的微信余额能当“加密货币”花吗?为什么比特币价格天天变,却有一种“数字钱”能和美元1:1兑换?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“价格稳定的数字钱”——稳定币,以及它和央行要发行的“法定数字货币”有什么不一样。

image.png

什么是稳定币?

稳定币,简单说就是和某个东西保持固定兑换比例的加密货币。这里的“加密货币”,可以理解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数字形式的钱。

比如你可能听过的USDT(泰达币),是Tether公司推出的,和美元按1:1固定兑换,1个USDT能换1美元,用户也可以随时用USDT换回美元。除了和美元挂钩的USDT,还有TUSD、GUSD等,也有和人民币1:1挂钩的BitCNY。

有人会问:微信、支付宝里的钱算不算稳定币呢?毕竟它们也和人民币1:1兑换。其实不算,那些只能叫电子货币。稳定币不只是货币的电子化,它还是一种可以通过编码实现特定功能的加密货币,是区块链技术出现后才有的新类别。如果将来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,并且和人民币1:1挂钩,那么这种法定数字货币就可以称为稳定币。

稳定币如何保持“稳定”?

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会变,稳定币是怎么做到兑换比例不变的呢?主要有三种方式:

  • 法定货币抵押:以USDT为例,Tether公司承诺每发行1个USDT,银行账户里就有1美元作为准备资金。不过近年有审计报告显示其准备金曾低于100%,但官方称已逐步补充。
  • 数字资产抵押:比如BitCNY,你可以把BTS币抵押给系统,系统就会给你BitCNY。因为BTS币价格会波动,如果它的总价值快跌到你借的BitCNY价值时,你又没增加抵押的BTS币,系统就会把你抵押的BTS币卖掉还债。这就像你抵押房子贷款,房价大跌又还不上钱,银行会收走房子卖掉一样。
  • 算法调节:典型案例是Basis,它像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那样,通过增加或减少Basis的数量来维持和美元1:1兑换。不过,Basis项目在2022年因机制缺陷已停止运行。

image.png

稳定币在加密货币领域有什么用?

日常生活中,稳定币转账可能不如微信、支付宝方便,那为什么需要它呢?因为在加密货币领域,它有不少用途:

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大(比如比特币可能一天涨跌幅超过10%),稳定币可以当“尺子”衡量其他加密货币的价值。行情下跌时,人们也会把加密货币换成稳定币来“避险”,避免资产缩水。可以说,稳定币是连接现实世界和加密货币世界的一座“桥梁”。

稳定币有哪些不足?

目前的稳定币并不完美,不同类型各有问题:

  • 法定货币抵押型:以USDT为例,因为是公司发行,财务透明度不够,曾被质疑准备金不足,存在中心化机构风险。
  • 数字资产抵押型:比如BitCNY,由于抵押的BTS币价格波动大,当价格突然大跌时,很多人抵押的BTS币会被系统低价强制卖出,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,引发连锁反应。
  • 算法调节型:这类稳定币面临的质疑更多,Basis项目停止运行就是一个例子。

稳定币和法定数字货币是一回事吗?

不是完全一样。法定数字货币是国家发行的,和该国法定货币挂钩(比如我国如果发行法定数字货币,会和人民币1:1挂钩),所以它属于稳定币的一种。但它和USDT这类私人公司发行的稳定币不同,法定数字货币有国家信用背书,而私人稳定币依赖公司或技术机制。

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法定数字货币,我国央行在数字货币领域已进入试点阶段,未来将逐步推广。

image.png

总的来说,稳定币是一种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,通过不同方式维持兑换比例,在加密货币领域有重要作用,但也存在一些不足。它和法定数字货币既有联系(都是稳定价值的数字形式)又有区别(发行主体和信用基础不同)。